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治武功都极为昌盛的朝代,这得益于历代皇帝卓越的治理能力和英明的统治。汉朝的盛世共有六个,分别是“文景之治”、“汉武盛世”、“孝宣中兴”、“光武中兴”、“明章之治”和“永元之隆”趣策略,可见汉朝的帝王多为贤明君主。然而,俗话说,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女人的影子。汉朝的皇室中也涌现出许多才华横溢的女性,她们在幕后默默支持,助力历代皇帝成就伟业。其中,西汉时期有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公主,她在汉武帝刘彻登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,声名显赫,她就是馆陶公主。不过,馆陶公主的私生活颇为特殊,今天就来聊聊她的风流往事:一位年过半百的公主爱上了年仅13岁的养子,最终两人还合葬一处。
馆陶公主本是汉文帝刘恒与窦皇后的女儿,名叫刘嫖。她的性格颇为豪放,颇有男子气概,生于帝王之家,自幼养成了骄纵跋扈、好色风流的习性。她常与朝中英俊潇洒的才子们交游玩耍,渐渐地,私生活开始变得放荡不羁,引得朝野上下议论纷纷,令皇室颜面大失。面对这种状况,汉文帝刘恒决定为她娶驸马,试图约束她的行为。这个驸马名叫陈午,是世袭侯爵,但他面对馆陶公主的身份,既畏惧又顺从,百般迁就,甚至默许公主私下养男宠。后来,他们竟然生下一女,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“金屋藏娇”主人陈阿娇。
展开剩余75%汉文帝去世后,馆陶公主的弟弟继位,即汉景帝。馆陶公主与弟弟关系甚好,她常为汉景帝物色美女,这使得汉景帝对她非常赏识。但她的行为也引起了后宫嫔妃们的妒恨趣策略,因为她送给弟弟的美女太多,导致宫中嫔妃失宠,矛盾激化。后来,馆陶公主想让女儿成为皇后,便打算将女儿嫁给太子刘荣。可刘荣的母亲栗姬对馆陶公主频频利用美色勾引汉景帝颇有怨言,坚决反对这桩婚事。愤怒之下,馆陶公主改为将女儿许配给另一位皇子刘彻。她找到刘彻的母亲王姝,后者欣然同意这门婚事。
当时刘彻还是个年幼的孩子,馆陶公主抱着他,指着女儿问他是否愿意娶陈阿娇为妻。令她惊喜的是,刘彻竟脱口答应:“若是将来我娶她,一定用黄金为她建一座屋子,将她藏起来。”这便成了历史上“金屋藏娇”典故的由来。随后,馆陶公主积极在朝野活动,鼓动汉景帝废太子刘荣,立刘彻为储君。虽然平日里她爱玩弄风流,但实际上在政界人脉广泛,且得汉景帝宠爱,她的计划很快成功。刘彻被立为太子,王姝被封为皇后,这对栗姬来说真是巨大的打击。
公元前141年3月9日,汉景帝驾崩,刘彻顺利继位,成为历史上的汉武帝。设想若没有馆陶公主当年的精心筹谋趣策略,刘彻或许终生只是一位亲王,难以成就一代明君。古语有云:“将军额上能跑马,宰相肚里能乘船。”大福气之人往往也有着宽广的胸怀,能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事。
汉武帝继位后,面对自己的皇姑纵情声色的情况,采取了极具智慧的处理方法。馆陶公主私下养男宠已非秘密,她年过五十时,与一位名叫董偃的少年产生了特殊感情。董偃初见时仅13岁,馆陶公主便对他一见钟情,收为养子,悉心培养。董偃长大成人,风采卓绝,公主对他情深意重,二人关系密切。白天董偃管理公主府务,晚上则成为公主的“男宠”。不过这种不寻常的关系很快引发朝野非议,甚至有大臣大胆举报至汉武帝。
汉武帝面对此事颇为为难:一是馆陶公主是他的亲姑姑,作为晚辈难以严厉干涉;二是自己的皇位得益于姑姑当年帮助,若对其严惩恐被视为忘恩负义;三是此事对皇室声誉影响重大,必须有所应对。正巧馆陶公主生病,汉武帝借机探望。在闲谈后,他婉转提醒:“姑姑,该把那位‘主人翁’带出来让朕见见了吧。”馆陶公主明白事情败露,急忙带董偃现身,二人跪地谢罪。汉武帝不仅未加惩罚,还赏赐董偃,令事情暂时平息。
然而,自那以后,馆陶公主与董偃渐渐疏远。董偃因情伤抑郁而终,几年后公主也去世。临终前,她遗愿与董偃合葬,谱写了一段令人惊叹的“忘年之恋”。这段故事在历史中罕见,也令人感慨万千。你怎么看这段非凡的情感呢?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